上下各有其位,左右各循其途,两者相为对待依附而不可离也。刺法曰∶无刺之热,无刺《针灸经》云∶十岁小儿,七十老人,不得针,宜灸及甘药。
经曰、太阳随经瘀血在里,血为热搏结而不行,畜于下焦所致也。属,有者求之,无者求之,盛者责之,虚者责之之说,将何词以解也?《金匮》论饮,重在阳衰,治法重在逐水。
痢疾不应发热,发热则死,以其热外淫而内无阴也。上下各有其位,左右各循其途,两者相为对待依附而不可离也。
又云:邪念之火为邪气,君相之火为正气。脉浮而涩,发热恶寒,或膈实呕吐,噫嗳吞酸,是伤食症也。
治宜散寒解热为主,并用加减小柴胡汤。阴气衰于下,则为热厥。
伤风者,感冒风邪也。又云∶凡五寅六戊辛未,上三日,不可合药、服药。